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于历史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分

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命题,在国内外众多场合做“讲好中国故事”的表率,来传播中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命题,在国内外众多场合做“讲好中国故事”的表率,来传播中华文化、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也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历史上不同阶段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实践,对当前我国传播中国声音具有借鉴意义。 一、古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方式选择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方式也丰富多样,通过实例分析古代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极具说服力,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外交活动等方式。 第一,国际贸易的方式。西汉时,中国的丝绸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基本商品。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中西方丝绸贸易繁盛,精美的丝绸传达给西方人中华繁盛的坚定信息,极大地扩大了西汉的影响力。唐代有大量阿拉伯在内的外国商人大量来华,为了给商人们一个好的经商环境,唐王朝曾不断地改进服务。到了宋朝,中国瓷器开始散发出瑰丽的光彩,精美的宋瓷走向世界,使它逐步成为中国形象和外语国名(CHINA)的代名词。 第二,文化交流的方式。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盛行,随着中国政权的威信远扬,众多外国使者慕名而来。唐代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唐朝成为了世界文明的中心,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世界领先的“华夏文化圈”。南宋时期,朱熹的学说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的反响。他继承孔孟思想而形成新儒学,15世纪影响朝鲜,16世纪影响日本,17世纪引起西方主义,1741年欧洲翻译了《朱子全书》。另外,宋朝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也成为了欧洲结束中世纪时代而进入近代文明时代的重要导因。 第三,外交活动的方式。唐朝确立中华文化东亚范围内的影响力之后,不断有遣唐使来到长安,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历法、音乐等。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17年,举起所见所闻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书中描绘了当时中国繁荣的市集,发达的工商业等,激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倾慕。明代时期,郑和、侯显等人把盛世中国的德威远播,从永乐到宣德30多年里,外国使团来华多达400多批,每次来访使团,最少也有六七十人,多的达五六百人[1]。 二、古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内容选择 历史上,主要通过传播科技文明、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的治国理念等故事,来构建中国盛世辉煌的国家形象。一系列外交活动的开展,将中国的治国理念不断对外传播,扩大了中国在海外的影响。 第一,传播科技文明。东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指南针在北宋时期已经开始运用到航海事业中,南宋时期通过海外贸易推动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同时,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撑。此外,火药的发明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使得使用冷兵器的骑士阶层逐渐衰败,是欧洲宗教改革的重要支柱。 第二,传播中华文化。古代唐宋时期文化发展非常繁荣,主要通过政治、经济、教育等途径传播中华文化。其中,和亲是唐代极具特色的文化交流方式。和亲增强了文化认同感,稳定政治局势,为后来中国的统一奠定了文化基础。同时,丝绸之路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以商载文”的方式不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第三,讲好中国的治国理念。历史上主要通过外交活动的方式来传播中国的治国理念。汉武帝时期,实行“内修政理,外修兵戎”的政策,迅速地将中原政权的威信向外传播,树立了汉帝国积极开拓的国家形象。唐朝的治国理念对日本政治影响重大,效仿唐朝的三省六部,参照唐朝均田和租庸调,实行“班田收授法”。公元7世纪的“大化改新”可以认为是“全盘中化”,平安时期中国理念在日本已经根深蒂固了。 三、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主体多元化和内容丰富化 相比古代,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是在一个较为和平稳定的世界格局和现代科技普遍应用的条件下开展的。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如何传播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许多切合实际的主张。他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工具的作用,用好新闻发布机制,用好高端智库交流渠道,用好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展赛事平台,用好中华传统节日载体,用好海外文化阵地,用好多种文化形式,努力使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使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2]” 首先,行为主体的多元化是对外传播最为活跃的因素。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活动中率先拓展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形式,中国在外的企业人员讲述企业的品牌塑造故事,留学生讲述只身在外留学生涯的故事等,不同的行为主体面对面地向他人讲述中国故事,能够有效发展线下传播的渠道。多元性为主体不仅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既包括着手国际事务地国家工作人员,也包括普通人民群众,他们能够在对外传播活动中发挥主人翁精神,亲历亲为将中国故事讲述给他人,是讲好中国故事地主力军。 其次,善于利用新媒体是增强对外传播能力地关键一步。人民日报海外版、CCTV国家频道以及海外华文报刊等传统媒体有着举足轻重地作用。阵地在哪,取决于受众在哪里,因此对外传播地方向就在哪里。随着传播地生态环境不断更新,既需要传统媒体的传播,也需要将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在海外实现“二次传播”,与海外媒体进行合作,通过其对中国新闻的高度关注让中国故事走出去。由于一些海外华文媒体如南非《华侨新闻报》等不受当地政治力量的限制,因此在当地华侨社会中得到高度的赞誉,为讲好中国故事营造了自由的空间。 最后,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清楚讲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什么故事提出了“五个讲好”[3],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等方面。具体主要包括: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内政外交过程中所展现的文化修养、眼界视野等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坚持什么样的中国道路、中国做了什么贡献、中国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中国采用何种治国方案,都是中国对国际秩序的设计、对人的未来的思考,彰显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担当。 四、结语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很多国家对中国的认知仍停留在过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4]。”纵观历史,不乏对外传播的例证,都是不断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实践探索。因此,借鉴历史,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持自信和开放,寻找共通的意义空间,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创新多元主体的表达方式,对讲好中国故事、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周明伟.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 社.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2016-02-19.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命题,在国内外众多场合做“讲好中国故事”的表率,来传播中华文化、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也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历史上不同阶段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实践,对当前我国传播中国声音具有借鉴意义。一、古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方式选择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方式也丰富多样,通过实例分析古代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极具说服力,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外交活动等方式。第一,国际贸易的方式。西汉时,中国的丝绸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基本商品。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中西方丝绸贸易繁盛,精美的丝绸传达给西方人中华繁盛的坚定信息,极大地扩大了西汉的影响力。唐代有大量阿拉伯在内的外国商人大量来华,为了给商人们一个好的经商环境,唐王朝曾不断地改进服务。到了宋朝,中国瓷器开始散发出瑰丽的光彩,精美的宋瓷走向世界,使它逐步成为中国形象和外语国名(CHINA)的代名词。第二,文化交流的方式。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盛行,随着中国政权的威信远扬,众多外国使者慕名而来。唐代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唐朝成为了世界文明的中心,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世界领先的“华夏文化圈”。南宋时期,朱熹的学说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的反响。他继承孔孟思想而形成新儒学,15世纪影响朝鲜,16世纪影响日本,17世纪引起西方主义,1741年欧洲翻译了《朱子全书》。另外,宋朝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也成为了欧洲结束中世纪时代而进入近代文明时代的重要导因。第三,外交活动的方式。唐朝确立中华文化东亚范围内的影响力之后,不断有遣唐使来到长安,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历法、音乐等。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17年,举起所见所闻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书中描绘了当时中国繁荣的市集,发达的工商业等,激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倾慕。明代时期,郑和、侯显等人把盛世中国的德威远播,从永乐到宣德30多年里,外国使团来华多达400多批,每次来访使团,最少也有六七十人,多的达五六百人[1]。二、古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内容选择历史上,主要通过传播科技文明、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的治国理念等故事,来构建中国盛世辉煌的国家形象。一系列外交活动的开展,将中国的治国理念不断对外传播,扩大了中国在海外的影响。第一,传播科技文明。东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指南针在北宋时期已经开始运用到航海事业中,南宋时期通过海外贸易推动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同时,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撑。此外,火药的发明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使得使用冷兵器的骑士阶层逐渐衰败,是欧洲宗教改革的重要支柱。第二,传播中华文化。古代唐宋时期文化发展非常繁荣,主要通过政治、经济、教育等途径传播中华文化。其中,和亲是唐代极具特色的文化交流方式。和亲增强了文化认同感,稳定政治局势,为后来中国的统一奠定了文化基础。同时,丝绸之路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以商载文”的方式不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第三,讲好中国的治国理念。历史上主要通过外交活动的方式来传播中国的治国理念。汉武帝时期,实行“内修政理,外修兵戎”的政策,迅速地将中原政权的威信向外传播,树立了汉帝国积极开拓的国家形象。唐朝的治国理念对日本政治影响重大,效仿唐朝的三省六部,参照唐朝均田和租庸调,实行“班田收授法”。公元7世纪的“大化改新”可以认为是“全盘中化”,平安时期中国理念在日本已经根深蒂固了。三、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主体多元化和内容丰富化相比古代,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是在一个较为和平稳定的世界格局和现代科技普遍应用的条件下开展的。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如何传播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许多切合实际的主张。他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工具的作用,用好新闻发布机制,用好高端智库交流渠道,用好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展赛事平台,用好中华传统节日载体,用好海外文化阵地,用好多种文化形式,努力使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使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2]”首先,行为主体的多元化是对外传播最为活跃的因素。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活动中率先拓展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形式,中国在外的企业人员讲述企业的品牌塑造故事,留学生讲述只身在外留学生涯的故事等,不同的行为主体面对面地向他人讲述中国故事,能够有效发展线下传播的渠道。多元性为主体不仅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既包括着手国际事务地国家工作人员,也包括普通人民群众,他们能够在对外传播活动中发挥主人翁精神,亲历亲为将中国故事讲述给他人,是讲好中国故事地主力军。其次,善于利用新媒体是增强对外传播能力地关键一步。人民日报海外版、CCTV国家频道以及海外华文报刊等传统媒体有着举足轻重地作用。阵地在哪,取决于受众在哪里,因此对外传播地方向就在哪里。随着传播地生态环境不断更新,既需要传统媒体的传播,也需要将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在海外实现“二次传播”,与海外媒体进行合作,通过其对中国新闻的高度关注让中国故事走出去。由于一些海外华文媒体如南非《华侨新闻报》等不受当地政治力量的限制,因此在当地华侨社会中得到高度的赞誉,为讲好中国故事营造了自由的空间。最后,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清楚讲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什么故事提出了“五个讲好”[3],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等方面。具体主要包括: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内政外交过程中所展现的文化修养、眼界视野等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坚持什么样的中国道路、中国做了什么贡献、中国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中国采用何种治国方案,都是中国对国际秩序的设计、对人的未来的思考,彰显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担当。四、结语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很多国家对中国的认知仍停留在过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4]。”纵观历史,不乏对外传播的例证,都是不断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实践探索。因此,借鉴历史,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持自信和开放,寻找共通的意义空间,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创新多元主体的表达方式,对讲好中国故事、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周明伟.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 社.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2016-02-19.[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文章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网址: http://www.ddyylczzs.cn/qikandaodu/2020/0529/332.html



上一篇:当代男子职业网球发展研究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团队意识现状与解决对策<sup>①</sup

当代医药论丛投稿 | 当代医药论丛编辑部| 当代医药论丛版面费 | 当代医药论丛论文发表 | 当代医药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