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当代平民诗史——赵缺,三首五律不逊唐宋名将

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许多人将此话奉为圭臬,作为厚古薄今的理由,鄙薄唐以后的诗。殊不知这只是友人夸赞鲁迅旧体诗写得好时,鲁迅的自谦之语。 后人断章取义,实在有违此话初衷。若真的只从字面意

许多人将此话奉为圭臬,作为厚古薄今的理由,鄙薄唐以后的诗。殊不知这只是友人夸赞鲁迅旧体诗写得好时,鲁迅的自谦之语。

后人断章取义,实在有违此话初衷。若真的只从字面意思理解,那鲁迅自己为何又写那么多旧体诗。


其实,中国传统诗词,从先秦至如今,并未随着王朝的兴衰而凋零,而是一直传承不断。李杜之后,不乏苏轼、黄庭坚、陆游等这样的大诗人,清朝更是传统诗歌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吴伟业、袁枚、黄仲则、龚自珍……正如赵翼所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现如今,科技昌明,百业兴隆,社会选拔人才,不再只看诗文。然而正是因为教育的普及,科技的发达,大部分人,只要有心,都能遍览古今典籍,获取知识的途径,比古人更多。


所以,泱泱华夏,必然有能够比肩唐宋名家的诗人存在,比如赵缺先生。

赵缺先生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他自小不喜读课本,反倒是经常穿梭在上海各个街巷的书摊书店,而且尤爱读古籍。虽然文言文艰涩难懂,但是赵缺却能根据上下文以及熟识的字词,推出整篇文章的意思。

据说欧阳修读书作文,即便是躺在枕上、如厕、骑马之时,都手不释卷。赵缺也是如此。过人的天赋加上对古籍的痴迷,令赵缺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成年之后,迫于生计,赵缺卖过保险,做过推销,摆过地摊,斗过城管。长年混迹于底层,让赵缺看透人生百态,尝遍世间冷暖。

而这一切,都被赵缺以笔写成诗,描绘了出来。

已故诗人汪国真赞赵缺诗“如酒之诗,似画之文”。陈祖荫教授更是称:

从具体的诗作,便能感受到何谓“平民诗史”了。试看赵缺《无咎诗三百》中几首描绘市井人物的五律。


《卖唱盲人》

五、六年之前,城市繁华的街道,总会遇到卖唱的盲人,如今也偶尔能见。他们穿着破旧的衣裳,执一根木杖,穿梭在街道。“无冷暖”,是心麻木了?“盘旋”是迷茫而又没有希望的无奈。

赖以生存的,便是那嘶哑的歌声。没有歌星那般婉转动听,有的只是挣扎生存的沧桑。或许,他们也未曾想过以歌声动人,只是想着,能够博取一些同情,来往的路人,施舍几个硬币,丢在面前的那个破碗里。

车水马龙的街道,行人便是可怜,也是匆匆一瞥吧。“小”与“大”,似乎感觉到卖唱盲人,与繁华城市的格格不入。


盲人的眼睛里,基本都是一大片眼白,所以盲人走路,都是白眼向天。第六句看似简单,但稍一品味,都能读出其中隐藏的讽刺含义。

盲人看不见,何其不幸。然而红尘皆可怜,看不见,又何其有幸。最后一句,从盲人个体,升华整个红尘世间。盲人可怜,可红尘之中,谁又不可怜呢?

《拾荒女人幼子》

这首诗,写于07年。繁华的都市之中,有着许多低矮的砖棚。这位拾荒女子的孩子,在脏乱的砖棚下自娱自乐。他是真的得意吗?是真的不想打扰自己的母亲吗?不是,只是母亲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他罢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不是欣慰,不是夸奖,只是无奈罢了。没有玩具,更别提上兴趣班,他就地取材,将母亲拾荒来的小纸板,剪作纸枪。


孩子拿着纸枪开心的玩了起来。这也不是知足常乐,只是从小如此,习以为常罢了。一间砖棚,一把纸枪,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在独自玩耍。想到这个画面,心中不禁一酸。

在十几年前的都市,或许这样的孩子,有千千万万吧。

赵缺先生在描写平凡的小事时,总能在最后一句升华。砖棚旁边的高楼中,又下来一个小孩,而拾荒者的孩子,却下意识地用纸枪瞄准了他。

两个孩子之间,应没有什么仇恨。或许,只是拾荒者的孩子,本能地觉得自己与楼上的孩子,不是同一类人吧。作者想说明什么呢?看似什么都没说,但读者必然有所悟。


《于车中见散发楼盘宣传页者,乃为之赋》

他乡奋斗,追求梦想的路上何其艰辛。这首诗之前在《古诗不古,方得传承》中说过,不作赘述。发传单者,知道辛劳半世,也买不起传单上的房子,可是为何还要做这份工作呢?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吧。

文章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网址: http://www.ddyylczzs.cn/zonghexinwen/2021/0330/900.html



上一篇:京东电脑数码解读当代青年追“新”实录 理性考
下一篇:当代年轻人,都有哪些不成文的规定?

当代医药论丛投稿 | 当代医药论丛编辑部| 当代医药论丛版面费 | 当代医药论丛论文发表 | 当代医药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