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医药论丛》栏目设[05/29]
- · 《当代医药论丛》收稿方[05/29]
- · 《当代医药论丛》投稿方[05/29]
- · 《当代医药论丛》征稿要[05/29]
- · 《当代医药论丛》刊物宗[05/29]
当代散文大家王充闾新书《永不消逝的身影》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王充闾是当代散文大家,与余秋雨并称“南余北王”,他的散文一向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内容厚重典雅,语言充满诗意。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王充闾先生的新书《永不消逝的身
王充闾是当代散文大家,与余秋雨并称“南余北王”,他的散文一向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内容厚重典雅,语言充满诗意。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王充闾先生的新书《永不消逝的身影》。在这部书中,他打通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神脉络,在历史与文化的溯源中勾勒出了最能代表民族心灵与气质的人物群像。
书中四十四篇散文,分别讲述了四十四个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万世师表、诗坛圣哲、士林翘楚、人中麟凤、女界英豪,亦有学者教授、他乡游子、退休技师、爱母慈嫂、年少玩伴……他们既为个体,践行着个人的坚守与信念;又为中华民族之一员,继承与延续着中国人的性格与精神特质。他们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却又担起时代的重任,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后成为历史的主角,民族的脊梁。他们的故事是中国故事,他们的生命轨迹,亦是中国由过去走向未来的能量与精神动力。
以散文激活历史,叙写民族心灵背后的中国故事
王充闾的创作在当代散文写作中别具特色。他的大散文不仅关注历史与文化、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审美趣味表达、精神修为之外,更追求文章所能达到的历史、情感深度。早年《沧桑无语》《春宽梦窄》等文集中,他以审美的姿态与历史对话,以诗意而不失严谨的风格书写历史沧桑,阐释自己的价值判断,成为当代历史文化散文的代表。近几年的写作中,《国粹》《文脉》等作品着重中国人文传统、文化建构、心灵轨迹的探索与诠释,从文化内里上展示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变迁。《永不消逝的身影》则集取了他以往散文的精华,以过往历史、周身不平凡的人物为纬,以这些人的精神世界、心灵体验为经,编织出了一部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基因与性格的精神图谱。
王充闾六岁即入私塾学诗读经,后进入学校接受新式教育。特别的求学经历,不仅使他早早浸染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享受到当下青少年难以接触到的私塾开蒙,更使他在成年之后,能以更客观的立场审视、反思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他是最富有历史意识的当代散文大家,在他的写作中,有一种超越个我、突破文学规束,以散文激活历史的创作追求。
在王充闾的笔下,历史与文学实现了完美交融。“拼命硬干”、圣德巍巍的苦工皇帝大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孔子、庄子、孟母、屠羊说,“生建奇功谋百世,殁存型范耿千秋”的贤太守兼工程师李冰,“舍身求法”的方外僧侣玄奘,“为民请命”的台阁清官严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袁阔成,献身“绝学”研究的学者,“万里归心”的他乡游子,无私奉献、留下片片绿荫的退休技师,农村改革的先行者……他们或显或隐地在各自拥有的历史舞台上做出应有的奉献。历史的主体是人,在作者的追索中,这些面向未来的背影以及他们留下的深深足迹,不断发挥着人的主体地位优势,由此成就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其价值被不断确认、重塑。历史也在审美化的叙写、挖掘中,以最立体、最有触感的方式呈现。在王充闾的笔下,这些闪光的背影像一面镜子,窥见了过去,也照亮了未来。
讲述自己相知相遇的那些难忘却又不平淡的故事
在叩问历史上那些身兼功与名的人物之外,书中作者还将思绪拉回当代,在那些看似平凡的人物之间游走巡礼,讲述自己相知相遇的那些难忘却又不平淡的故事,生动地叙写了人物心灵深处纯粹的精神状态。在爱、希望、理想与信念中,重温人生苦乐;在亲情、友爱、责任与担当中,守护心灵净土。
《我的启蒙老师》记述了作者少年时跟“关东才子”刘璧亭先生求学的故事。作者生在民国,虽然当时的社会明令禁止私塾,却因地处偏远成为化外天地,得以进入私塾。老先生严格却不呆板,在教学上因材施教,为人正直,身有气节,不仅教作文更教做人。短短几年,让作者这个淘气的顽童成长为知书达理的少年。回首往事,与老先生求学的趣事历历在目,也成为作者终身难忘的珍贵记忆。《捉鹰客》中由租客靳叔引出其以“捉鹰”作为职业的一段痛苦往事,苍茫人世,萍水相逢,人生的艰难苦乐也早早在作者的心中埋下种子。《母爱》《碗花糕》《绿窗人去远》则分别记述了在作者生命中十分重要的几位女性形象,母亲的慈爱、大嫂的关切、幼时玩伴小妤姐的真情照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那么让人难忘,一字一句都是一段真情,世间最让人留恋与感怀的大概也就是这些纯净的情感了。
文章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网址: http://www.ddyylczzs.cn/zonghexinwen/2021/0610/1334.html